甘肃金矿铺设两布一膜实现防渗隔离
夜幕下的甘肃某金矿项目现场灯火通明,运输车辆穿梭不息,施工人员正加班加点铺设400/1.5mm/400复合土工膜(即两布一膜结构)。这一关键工序的推进,标志着矿区防渗工程进入冲刺阶段,为金矿开发与生态保护提供了双重保障。
甘肃金矿防渗土工膜
科技材料:三重防护,防渗性能再升级
此次施工采用的400/1.5mm/400复合土工膜,由两层400克/平方米的涤纶无纺布与1.5毫米厚的高密度聚乙烯(HDPE)膜复合而成,形成“布-膜-布”三明治结构。其核心优势体现在:
防渗核心:HDPE膜的渗透系数低至10⁻¹² cm/s,可有效阻隔矿液、尾矿废水的渗透,防止重金属污染地下水。
抗压耐用:无纺布层提供≥30kN/m的抗拉强度,耐受矿坑复杂地形的应力变化,同时增强抗穿刺能力,避免尖锐碎石损伤膜层。
耐候性强:添加防老化剂后,材料寿命可达30年以上,适应甘肃昼夜温差大、风沙侵蚀的恶劣环境。
新型HDPE土工膜生产设备
施工攻坚:严控细节,保障工程品质
项目团队采用标准化流程,确保防渗层万无一失:
基面处理:清除碎石、植被根系,铺设10厘米砂土过渡层,确保基底平整无尖锐物。
精准铺设:采用“波浪形”松弛铺设法,预留5%伸缩量以适应地基变形,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膜体撕裂。
热熔焊接:使用双轨自动爬行焊机,焊缝宽度≥10厘米,确保接缝强度与母材一致,杜绝渗漏隐患。
实时检测:每完成100米铺设即进行气密性测试,不合格区域立即修补,合格率100%。
在森泰土工膜厂家,新型HDPE土工膜一卷一卷的存放在准备发货区域
生态效益:防渗屏障守护矿区绿色未来
项目负责人表示:“两布一膜的应用,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举措。”其环保价值体现在:
地下水保护:形成封闭防渗层,阻断尾矿库与地下含水层的连通,避免重金属污染周边水源。
资源循环:减少矿液渗漏损失,提升选矿效率,预计每年可回收水资源超5万吨。
生态修复:结合膜上覆盖30厘米块石保护层,减少水土流失,为后期植被恢复奠定基础。
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(具有防渗、隔离功能)
行业启示:复合土工膜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
甘肃金矿项目的实践,为同类工程提供了范例。数据显示,国内已有超80%的大型矿山采用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,其成本较传统混凝土方案降低40%,工期缩短30%。正如《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》所强调,此类材料“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,是矿业防渗的首选方案”。
夜幕渐深,施工仍在继续。在科技与匠心的双重加持下,这片戈壁上的“黄金防线”,正悄然书写着绿色矿业的中国答卷。